雒艳莉 武警工程大学
图书馆作为市场中信息传播与交流、文献借阅与管理的重要科研机构,在科技元素的影响下 积极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行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以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系统化、规 模化、智能化的发展。但是,由于数字化图书馆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其管理模式仍处于初步探 索阶段,在行业发展需求和借阅者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亟需创 新。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以及管理模式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进 行分析研究,提出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及措施,以供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对市场中各个行业的影响, 众多行业积极引入科技元素,以实现自 我转型与过渡。数字化图书馆是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 馆融合衍生而出的产物。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化 图书馆的文献载体、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均偏向数字 化发展。为了给借阅者提供高品质的借阅服务,数字 化图书馆应该秉持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管 理理念和工作思路,以打造高品质的数字化图书馆管 理模式为导向,向借阅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与管理为 目标,不断丰富借阅者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强化 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发 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数字化图书馆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影响,图书馆管理系统和 管理模式积极引入信息科技管理手段。针对馆内的海 量文献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科技管理手段,提 高管理质量,实现管理服务业务的优化与升级,呈现 出数字化、网络化和互动性的特点。所谓数字化特点 是指图书馆在融合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过程中,管 理手段也从传统的人工服务管理向数字化服务管理转 型和过渡,利用计算机中的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系 统、云数据储存系统优化记录,以提升图书馆管理的 系统性;所谓网络化特点是指在经由信息技术手段为 图书馆管理系统做支撑的基础上,对文献资源进行远 程管理,并且后台系统有专业咨询人员为借阅者提供 一对一专业咨询服务;所谓互动性特点是指数字化图 书馆管理系统可以成为图书馆和借阅者的沟通“窗 口”,借阅者能够通过系统反馈意见和建议,图书馆 也能够通过系统发布图书馆的*新信息和服务,通过 借阅者与图书馆的良性互动,图书馆能够不断调整和改进自身服务管理模式、优化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 统,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对于图书馆而言,资源质量是衡量图书馆是否可 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文献资料是作为资 源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人工为主, 这会导致部分年限较长的古籍不能得到良好的推广和 流通。而图书馆管理模式向数字化发展不仅涵盖了现 代化的文献资料,也涵盖了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料,有 效拓宽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涵盖范围。除此之外,数 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对纸质档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 理、数字化保存,并且借助云备份等先进科技技术实 现电子书籍的流通,规避了传统图书馆中“一书难以 多借”和资源丢失等问题。与此同时,数字化资源的 扩充实现了同一时间多位读者同时阅读相同资源的目 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服务品质得到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市 民在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上出现改变,市民逐渐习惯 用移动终端进行文献阅读,而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帮助 借阅者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到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进行阅 读。与此同时,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在创新过程 中,借阅方式和分享方式不再受到传统图书馆的限 制,而是逐渐多元化。从借阅方式而言,借阅者可以 根据自己的时间在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搜寻自己所需要 的文献进行浏览和阅读;从分享方式而言,借阅者可 以通过数字化系统中的一键分享功能进行分享,为借 阅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在信息科技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 式的服务管理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具体表现在文 献分类、文献检索、文献借阅与归还处理、文献核对 等工作上。从文献分类而言,数字化图书馆能够以数 字化资源作为依据,借助大数据分析库的强大作用实 现自动化分类,降低分类错误率,减少图书馆管理人 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从文献检索而言, 借阅者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搜寻作者、文献名 称、文献类型等,系统便能够在资源库中自动检索出 借阅者所需要的文献,从而避免了传统借阅方式中需 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协助检索和借阅者自行检索的麻 烦;从文献借阅与归还而言,借阅者只需要通过数字 化管理系统中搜寻文献资料,预约借阅服务即可,在 归还环节也可以通过系统中“一键归还”实现文献归 还,简化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从文献核对 而言,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自身强大的核对功能便可 以对借阅者所借阅书籍的年限、作者名称等文献资料 进行核对,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降低文 献核对错误率。
服务范围更加全面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 式更具人性化,服务范围更加全面。例如数字化图书 馆能够根据借阅者的借阅记录分析其喜好,从而为其 推荐适合的相关文献书籍。与此同时,数字化图书馆 的便捷性与快捷性也是其特点之一。所谓便捷性是保 证借阅者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完成借阅服务和 阅读;所谓快速性是指借阅者能够在数字化管理系统 中快速搜寻自己所需的文献书籍,以减少传统图书馆 的文献搜寻时间,为借阅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管理意识缺乏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 不断提高,借阅者对图书馆的资源需求和服务需求也 有了更高的标准。图书馆作为市场内一种社会性较强 的科研服务机构,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创新管理意 识。但是图书馆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对建设数字化图 书馆有着抵触心理,认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会干扰实 体图书馆的运营与规划,而这导致部分图书馆管理人 员忽视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创新,从而制 约了数字化图书馆的长久发展。
管理模式较为传统
在信息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之下,传统的图书馆管 理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借阅者的借阅需求以及数字化 图书馆的发展。从图书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建设 而言,部分图书馆的设备还未更新,技术仍过于老 旧,导致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出现 问题,例如出现文献信息与网络信息不一致,导致数 字化目录生成和图书的编排出现错误,从而使得数字 化管理系统中的共享功能、借阅功能无法发挥作用, 影响着借阅者的借阅体验。
人员素质较为低下
据对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了解发现,管理人员在 日常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未能建立起责任意识,自身 的业务能力不够扎实,服务管理经验不足,并且部分 年纪较长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还无法熟练操作数字化管 理系统,从而出现借阅者向管理人员咨询业务时,管 理人员“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借阅者 的借阅体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 系统的工程,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意 识、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若图书馆管理人员素 质较为低下,且不熟悉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数字 化管理系统,将会阻碍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策略及措施
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应用服务体系
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应用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 结合图书馆的特色、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特点,以促使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向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 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数字化图书馆应用服务系统需 要结合《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等相关条令,贯彻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以借阅者的实际需求 为中心的管理服务,促使数字化图书馆应用服务体系 更加人性化,更加完善。另外,数字化图书馆以加强 自身服务能力为导向,依托“互联网+”项目,在馆 内增设云图书馆、人脸识别服务,全新打造数字体验 区、儿童阅读体验区和创客空间等,另外引入增强现 实技术(AR技术)、有声读物等,为借阅者提供全新 的借阅体验和学习交流服务。
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线上服务平台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图书馆,在创新 管理模式过程中应该注重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线上服务 平台,为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 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线上服务平台需要从完善服务 职能、完善管理职能等进行切入,例如在系统中增设 文献咨询窗口、一键查询服务窗口、文献类型查询窗 口、借阅与归还窗口、借阅记录窗口等。通过完善线 上服务平台可以为广大借阅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借阅服 务,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受众 群体,促进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进步。此外,在数字 化图书馆线上服务系统中打造线上阅读资源交流活 动,可以丰富借阅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升华数字化图 书馆在市民中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伍海波,赵奇钊.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 的读者权利义务均衡问题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 作,2020,40(06):53-56.
[2]方银玲.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问题及 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7):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