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资源与服务布局
二楼馆藏与服务布局
▲服务台:提供咨询服务、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通借 通还服务,办理违章处理等业务。
▲检索区:提供馆藏书目信息查询。
▲201社科图书阅览室,提供社会科学中文图书(A- B81类)的借阅服务。
▲202文化展示区。
▲203工具书阅览区和主题阅读区,提供各种工具书及主题阅读推荐书目的阅览服务。
▲204中外文现刊、报纸阅览室,提供中外文当年期 刊以及中外文报纸、文学艺术类杂志的阅览服务。
三楼馆藏及服务布局
▲301-304社科图书阅览室:提供社会科学中文图书(B82-H31/1200类)的借阅服务。
四楼馆藏及服务布局
▲401,404社科图书阅览室:提供社会科学中文图书(H31/1201-I313.45/400类)的借阅服务,401-1、401-2为研讨室。
▲402信息共享空间:提供多种协同学习和工作空间以及各种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的一站式服务,402-1、402-2为研讨室。
▲403电子阅览室:提供互联网以及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的电子检索浏览服务。
五楼馆藏及服务布局
▲501社科图书阅览室:提供社会科学中文图书(I313.45/401-N类)的借阅服务,501-1为研讨室。
▲502外文图书阅览室:提供外文图书的借阅服务,502-1、502-2为研讨室。
▲503-504自科图书阅览室:提供自然科学中文图书(O-TP312C/0300类)的借阅服务,503-1、503-2为研讨室。
六楼馆藏及服务布局
▲601,604短期借阅阅览室:提供社会科学中文图书(A-K833类)短期(7天)借阅服务,601-1、601-2、601-3、601-4、604-1、604-2、604-3为研讨室。
▲ 602自科图书阅览室:提供自然科学中文图书(TP312C/0301-Z类)的借阅服务。
▲ 603军工/特藏阅览室:提供与军工专业相关的各类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阅览、检索服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兵器科学技术学术资源专题数据库》、《兵器系统专业文献数据库》仅限在该室使用)。
七楼馆藏及服务布局
▲701高雅艺术欣赏室。
▲702过刊阅览室:提供过期期刊的阅览服务。
▲703短期借阅阅览室:提供中文图书(K834-Z类)短期(7天)借阅服务。
▲706-708馆长、副馆长办公室、图书馆办公室。
▲710学位论文提交处,特藏与数字化部办公室。
▲711读者服务部办公室。
▲712信息战略研究部办公室。
▲713-714科技查新、学科服务室:提供学科服务、科技查新、查收查引、馆际互借、论文查重、用户培训、参考咨询等服务。
▲715-716著作文库。
▲718培训室。
▲719古籍书库。
附录五:图书馆主页及电子资源
图书馆主页()作为图书馆的网上服务窗口,是读者全面了解图书馆资源、服务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渠道。通过主页,可以查询图书馆所藏纸质书刊、访问本馆电子资源、查看个人借阅信息、预约和续借图书、网上咨询、荐购文献资源,还可以了解到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新资源动态、公告消息、馆藏布局、开馆时间、借阅规则等信息。
① 资源动态与公告消息:了解图书馆*新消息、资源动态和服务公告。
② 馆藏目录:可以查询图书馆收藏的中外文纸质书刊,部分外文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源、本校1985年以来公开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以及部分学院资料室收藏的书刊资料,详见本手册第4部分“查找馆藏纸质书、刊”。
③ 资源发现:对本馆中外文资源进行内容整合检索、全文获取;点击“数据库列表”,进入数据库导航页面,可以按资源类型、语种、学科、名称首字母查找、检索、浏览数据库,或者直接在数据库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数据库进行单库检索,详见本手册第5部分第2节“电子资源利用”中的“单库检索”。
④ 鼠标滑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或“学位论文”等标签,可以按数据库类型分类检索本馆拥有的中外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等数据库。
⑤ 使用“集成检索”、“E读搜索”,可以对国内几百家图书馆的馆藏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进行一站式检索,获取所查文献的馆藏情况、本馆已购买资源的全文链接、本馆未购买资源的文献传递服务。
⑥ 登录“我的图书馆”(初始用户名和密码均为本人一卡通证件号),可以查看个人书刊借阅情况,续借、取消预约,修改证件信息,荐购书刊以及馆际纸质图书借阅的在线查询和申请(详见本手册pp.38-39)等。
⑦ “馆藏资源”为图书馆资源分类揭示与查找入口,如点击“中文数据库”,可以进入中文数据库导航界面;鼠标滑过“读者服务”和“应用指南”,可以看到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各项服务,了解图书馆的规则制度、馆藏布局、开放时间、组织结构等信息。
⑧ 提供图书馆常用服务与资源检索快速链接。
⑨ “移动图书馆”,详见本手册第6部分第9节,“图书馆星期四移动式讲堂”,详见本手册第7部分第1节。
⑩ 提供在线咨询、留言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咨询渠道,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⑪ 开通图书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与沟通,拓宽读者服务渠道。
⑫ 英文版图书馆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