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与开发部,北京100039;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摘要: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故对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的原理及功能模块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智能管理系统;图书馆;电子标签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982(2009)05-0007-02Library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XIAOJianDINGJianCHENJian-qingZHANGXiao-meiZHANGYingDatabaseResearchDevelopmentSection,MedicalLibraryChinesePLA,Beijing100039,China;BeijingMaterialsCollege,Beijing101140,China)Abstract:Sincelibraryintelligentmanagementhasbecomehenaturalinformationheprincipleunctionmodulesradiofrequencyidentbasedlibrary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applicationprospectwerestudied.KeyWords: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echnology;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library;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收稿日期:2008-12-17作者简介:辽宁葫芦岛人,硕士,实习研究员,发表论文7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20余万人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读者有时还要排队等候。
面对如此庞杂的管理工作,国内很多图书馆刚开始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数据管理,甚至有的图书馆仍然采用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方式对信息进行管理,效率十分低下。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往往采用借书卡进行人工统计和核实。虽然有的图书馆已经采取计算机统计,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工作需要人工计算。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非常容易出错,而且由于数据繁多,极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体来现代图书馆离不开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为了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迫切需要在图书馆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集自动识别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可以全面自动实现图书查询、自助借还、倒架及盘点、防盗等功能通过系统的集成应用,使阅览者自己开架借阅书籍,自动生成借阅信息数据;而非视线查找功能更是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用读写器查找遗失的资料,发现放错架的图书以及对图书进行检索归类;用手持点检仪查找盘点图书使工作变得更轻松,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减少相关人力资源的投入,而且消除了由多次扫描等重复劳动带来的图书资料磨损。在大量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使图书管理员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上来。
另采用智能管理软件的电子项目监视系统进行防盗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安全级别。所以,图书馆应用智能管理系统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RFID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cation)中文名称为无线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已被公认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与当前图书馆广泛应用的条形码相比,RFID有自己突出的优点。**,以识别单个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edLibrInfSci,September2009,Vol18,只能一个一个地读。*简单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在读写器的可读范围读写器发出的查询信号会激活标签,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查询信号要求反射信号,读写器接收到标签反射回的信号后,经过内部电路的解码处理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然后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系统原理智能图书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粘贴在图书上的RFID电子标签以及配套的软硬件系统。这种无源电子标签的内部集成电路存储了图书的全部信息,通过布置在图书馆内部特定位置的读可以无需接触自动识别图书信息,自动生成数据库。当读者选择好要借阅的书后,通过借阅卡在自助借阅机上自动办理借阅手续,系统自动识别生成相关数据,当读者经过出口门型感应天线时,天线自动校对图书信息,校对无误,闸道自动放行,否则会警示,将无法通过安全门。同样可以通过自助还书模块办理还书手续,这些过程无需人工干自动完成,系统都会生成日志记录,方便查询。根据以上原理,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自助借阅、馆员操作、标签转换、查询、上架及盘点、自助还书、智能检测等模块。完整的系统层次包括RFID设备层、控制器层、中间件层和管理应用层。其中,RFID设备层是RFID信息采集实现的层次,图书电子标签的读写操作在这一层完成;控制器层是RFID电子标签数据初步解析、条件判断和监控触发的层次;中间件层是RFID统和其他管理系统联系的纽带,屏蔽了应用层软件接口、数据等差异;管理应用层则与具体的操作流程和业务相关。
基于上述RFID系统的层次,设计了如图1示的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图中涵盖借书、还书、盘点、顺架、标签转换、查找和防盗检测等基本操作功能,它们以中间件为桥梁与图书管理模块和借阅卡管理模块进行网络或设备层次上的数据交互,共同实现图书馆的智能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根据上述系统架构图,各主要模块功能如下。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图书借阅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发现没有经过借阅的图书,系统将跟踪识别被盗图书的信息,提示报警,实现监视保护功能。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图标签转换。通过特定硬件设备允许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的身份识别数字或将已有的条形或磁条信息)转换为电子标签可读的格式,统进行编程,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的可读写性。 盘点与上架。通过固定读写器和便携式手持机识别电子标签的射频信息, 将它们通过网络存 储在数据库内并重新启动相关的安全措施, 经过整 理分析, 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图书资料的上架 位置, 实现对上架图书的高效盘点和分拣、传送、上 架等工作。另外, 利用此功能可以迅速发现放错架 位的图书并及时归位, 减少处理时间和循环劳动。 自助借阅、归还。
此模块允许读者自助借阅、归还图书。工作流程如下。 自助借阅流程 读者在书架上选择好要借阅的图书, 把借书卡放到自助借书机的感应区, 然后把 要借阅的图书( 可以是若干本) 放入自助借书机的感 按屏幕提示操作,打印借书凭条, *后取走图 书及借阅卡, 借书完毕。 自助还书流程 首先把要还的图书放在还书机的感应区, 打印还书凭条, 然后把图书放到还书机 的图书入口处, 还书完毕。 图书馆实现读者自助借还图书, 可降低读者排 队等候时间, 分散读者借还书密度, *终做到 24 就可以将很多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借书、登记、还书、读卡等工作交给读者自己完成 。读者利用借阅卡借阅, 图书馆员不用再全天候地参与这项工 作了。( 下转第34 MedLibr Inf Sci, September 2009, Vol 18, 资料。反之,则可考虑订购论文集、复印资料和期刊 合订本, 但复本应限制在1 对装帧形式不同造成的重复现象,如果是普通 读物, 应选择购买平装本 。若购买精装本更合适,就不必再重复购买平装本。工具书则宜选择精装 结语文献采购工作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 决定着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
因此, 文献采购员 应从多角度、多方面研究和探讨文献采购中的各种 重复现象,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 重复浪费。 参考文献: 试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特点[ 图书馆学研究,1996( 82-83. 张利民.文献采购十慎[ 图书馆论坛,1999( 56,15. 统计查询。通过对电子标签读写器识别数据库的分析, 可以实现图书资料统计、借阅情况实时查 询以及整个图书馆管理情况统计分析功能。 中间件。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 应用软件的下层, 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 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 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 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利用中间件, 可以充分利 用现有图书管理系统等资源, 节省投入, 甚至可以开 发专门软件, 使读者通过下载实现手机等设备具有阅 读标签的功能( 不能写标签) 用其到书库找书和了解自己所借图书的归还日期等信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还可以显示图书位置,引导读者自助寻找图书架 使查书变得直观、方便且有趣。另外, 完整的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是以 RFID 术为应用核心,配合图书管理系统和借阅卡管理系统 个模块共同应用的。可以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单独开发相应的系统, 也可以通过中间件开发, 实现 RFID 系统和现有图书管理系统、借阅卡管理系统的 对接, 从而降低系统整体建设成本。 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前景2006 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深圳图书馆新馆,是中国*大的 RFID 项目和国内**家全面使用 RFID 设备的图书馆。它开创了国内图书馆智能管